close

公民投票做公決

⊙林山田

  plebiscite或referendum應該翻譯成「人民公決」,可是卻被人不當地翻譯成「公民投票」,簡稱「公投」,不但不合本來的意思,而且容易引起誤解。因為台灣自有選舉以來,沒有一次不是「公民」在「投票」,何獨這一次說要「公民投票」的「公投」,卻引起那麼大的爭議。假如譯成「人民公決」的話,從字面上,一目了然,它就是最原型與直接式的民主制度,而由人民直接對於跟自己切身有關的公共事務,以投票來做公決,而不是以投票選出一批人,而後再由這批人開會舉手表決,間接地替人民做決定。

  台灣公民投了半個世紀的票,至今已經明白地告訴我們,投票選人的間接民主,已使台灣在公共事務的決定上,一直操控在少數人的手中,民意未能直接反映在重大的公共事務的決定之上。這次因為有了法律的依據,而能在選總統的同時,投票來進行人民公決。一方面選人,另方面選事(公決大事),跑一趟投票所投票,可以同時選人又選事,即省錢又省事,既有間接民主,又有直接民主,正是台灣人民百年來首次直接展現民意的好時機。

  對於每一條法律條文,站在不同的立場,自然就會有不同的解釋。例如舊的刑法第一百條加上已經廢止的懲治叛亂條例規定「意圖顛覆政府,而著手實行者,處死刑」,就獨裁者或政府維護其統治利益的立場,任何人只要在公開的場合,評批獨裁者或政府,那就是意圖顛覆政府,著手實行,而就可以判處死刑。可是就被統治的人民的立場,這只是意圖改革政治,推動自由民主,而在公開場合,鼓吹民主思想而已,根本就是無罪的。又例如至今雖然有不少人跑到中國,要他們對台灣動武,以求祖國的統一,但是這些人不會觸犯刑法第一○三條「通謀外國,意圖使該國對於中華民國開戰端者,處死刑或無期徒刑」的規定。因為今天在台灣,不管是在為政者或司法者,或是在一般人民之中,總有不少人認為中國是祖國,並非條文中的「外國」,所以,通謀中國,不是通謀外國。因此,第一○三條的外患罪,也就派不上用場。

  現在政府要辦的人民公決的法律依據條文是:「國家遭受外力威脅,致國家主權有改變之虞」。不管什麼立場,在朝或在野,都會同意這十八個字是說:「假如國家遭受到外力威脅,導致國家主權有改變的危險的時候」,就可以辦理人民公決。可是不同立場的人,對於條文中的「國家」、「外力」、「國家主權」這八個字,卻有相當不同的解讀:親中派認為「國家」就是「中國」,「外力」譬如美國或日本等外國的力量,但不是中國的軍事或非軍事的力量,「國家主權」當然是指「中國主權」。台灣自主派則認為「國家」是指「台灣」,「外力」是指包括中國、美國、日本等等外國的軍事或非軍事力量,而「國家主權」,當然是指「台灣主權」。

  中國在其一九八二年的憲法明定,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,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」。中國政府為了落實他們的憲法,當然不能承認台灣主權;否則,中國政府就違憲。所以,中國在國際政經社會中,事事、時時、處處,必須打壓台灣在國際的生存空間,並且有必要部署四百九十六枚飛彈對準台灣,以防台灣人民走自己的路。只要有適當的時機,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按飛彈的發射鈕,台灣在頃刻之間就會遭到致命的武力攻擊,而台灣主權就會有改變的危險。

  因此,雖然在客觀事實上,此時此地的台灣,還沒有外力的攻擊,但卻是正在遭受外力的威脅,並且因為這個外力的威脅,而使主權存有改變的危險。可是不同立場的人,在其主觀認知上,卻有如天淵之別的差距。對於親中派而言,中國解放軍讓飛彈升空,射向台灣,中國怎會是遭受外力威脅?中國主權不但沒有改變的危險,而且還是值得「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」歡欣鼓舞的「祖國統一大業」的完成。

  基於如上的主權認知,在客觀的言行上,親中派就必須要反公投,力主公投是違法的,而要抵制公投;否則,假如跟執政黨或政府合作辦公投,或是不反對公投,豈不是罹患了精神分裂症?

  政府在三月二十日要辦公投,由人民公決下列兩件大事:一、若中國不撤除瞄準台灣的飛彈,你(妳)是否同意政府增購反飛彈的裝備?二、你(妳)是否同意與中國協商,謀求雙邊人民的福祉?將如此事關台灣安全的重大公共事務,交由人民以直接民主的方式,做成決定,正是跨出台灣民主精緻化的一大步。可是對於這麼簡單明瞭的事,卻有這麼大的爭議,而贊成與否的關鍵點,完全決定於是站在台灣自主派的主場,或是站在親中派的立場,去解讀或解釋公投法的規定而已。

  總之,一個人的言行,全是內心主觀認知上具體表現出來在外的客觀事實。以這次公投贊成與否的言行,大概可以測知你(妳)周邊的人,在內心主觀認知上是屬於台灣自主派,還是親中派。(作者林山田╱退休法學教授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宜蘭青年 的頭像
    宜蘭青年

    宜蘭縣青年公共事務協會

    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