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蘭行口難聚客 將還鐵路局

自由時報〔記者游明金、胡健森/宜蘭報導〕

宜蘭火車站旁的「宜蘭行口」,啟用一年多來,經營成效不佳,難以聚集人潮;縣府決定交還鐵路局標租給民間經營;站前的「紅磚屋」轉型為休閒農業旅遊服務站,昨天開幕啟用,提供旅遊資訊及農特產展售。

「宜蘭行口」原是鐵路局舊倉庫,縣府指定為「歷史建築」,中央補助加強環境綠美化與維護工作,變身為宜蘭產業交流中心(宜蘭行口)提供給社區、團體展售使用,去年十月七日啟用,設有宜蘭特產類、生鮮水果類、茶葉類、工藝類及社區類等攤位,並提供親子DIY體驗。

宜蘭行口附近是站前商圈,但啟用以來,人潮卻難聚集,業者批評縣府宣傳不力,外觀仍是「倉庫」,停車也不方便,辦了幾次活動,成效也不顯著。

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尿斗,垃圾,三隻小豬(下)

文/女奴

《教育部國語辭典》、《教育部成語詞典》這些工具書是否具有,或需要具備某種正統的地位與規範性,我想還是必須回到這些基本問題:我們對於「字/詞典」的功能,以及背後所隱含的「文化」、「語言」的定義和想像是什麼?

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呂國華賣關子:新活動九月底說明

〔記者游明金/宜蘭報導〕

停辦童玩節引起不少反彈,縣長呂國華說,在九月底將提出替代方案,要是中央肯「金援」,縣政府也願意續辦﹔他也質疑:「歷年童玩節賺那麼多錢,錢跑去哪裡?」前縣長劉守成昨天反擊呂國華模糊焦點,強調當年帳目公開透明,禁得起調查。

呂國華昨天再度公開說明童玩節停辦的構想,一一反駁外界批評,他說,受限於冬山河親水公園場地,童玩節活動發展受到限制,計畫中的替代活動已有基礎架構,估計成本可大幅降低,規模比童玩節更大,有信心可帶來更大的經濟產值與效益;蘭陽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松柏也說,場地因素難改善,新活動不如考慮新地點。

呂國華指出,停辦不是草率決定,今年活動舉辦三、四週時,入園人數不如預期,縣府就在思考童玩節何去何從,經過審慎評估才決定停辦。

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國時報 2007.08.08 
呂國華:一切批評言之過早
陳木隆/宜蘭報導
 
    面對民進黨民代及主席的強烈批評,縣長呂國華表示,歷史會証明一切,明年新的活動還未登場,一切的批評,都言之過早。

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樂雨節取代童玩節,明年暑假登場
河親水公園還是明年新活動的舉辦場地之一。(記者楊宜敏攝)
→→蘇澳武荖坑不僅是綠博固定舉辦場地,去年也首度成為童玩節雙園區之一。(記者楊宜敏攝)

〔記者楊宜敏/蘇澳報導〕

宜蘭縣長呂國華昨天宣布,明年暑假將以「宜蘭國際樂雨節」,取代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活動,主場地分散在蘇澳鎮武荖坑、五結鄉冬山河及頭城鎮海濱,串起「山、河、海」三園區;他說,收支能否打平不重要,重點在能否吸引遊客來宜蘭。

呂國華說,宜蘭過去因多雨,早年與新竹並稱「竹風蘭雨」,活動取名「樂雨」節,跟台語的「下雨」(落雨)很像,讀音也跟最時髦的「樂活」接近,過去多雨時,宜蘭一年總有八個月下雨,影響觀光旅遊甚鉅,縣府團隊有信心這項特色,轉換成休閒旅遊的助力。

縣府初步規劃,武荖坑園區將展現宜蘭與雨水有關的文化,以互動數位科技呈現,冬山河園區以裝置藝術來讓遊客瞭解蘭陽的雨,在頭城海濱的園區,規劃水上運動、影展、水舞、音樂季等活動,目前還看不到具體、細部的規劃內容,不過,呂國華打包票,明年活動雖然有三個園區,票價絕不會比今年貴,而且還會發行蘭雨認同卡,處處可享優惠。

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竹科宜蘭園區 將採基金開發

縣長呂國華擔心竹科宜蘭園區變卦,昨天邀請縣籍立委透過立法院長王金平,找經建會協商,雙方經過激烈討論,確定全案繼續推動。科管局長黃得瑞明確表示,BOT不可行,必須採科學園區作業基金徵收開發用地。

昨天下午5時參與協商有行政院國科會主委陳建仁、副主委黃武雄、科學園區管理局長黃得瑞、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,立委林建榮、縣長呂國華等人,立委陳金德拒絕前往。原本安排會談半個小時,因激烈討論,延長到6時20分才結束。

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台灣阿成」親吻蘭陽土地
「台灣阿成」黃宏成與縣長呂國華(左)趴在地上,親吻蘭陽平原的土地。

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中國時報 2007.10.02 
荒唐的浪費比貪汙還可怕
中時社論

 

     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說過這樣一句話:「政府代表的不是理性、也不是雄辯,他憑藉的是力量;他是危險的僕人,甚至會成為可怕的主人。」本報昨日所刊登「被偷竊的國家」的專題,所呈現的正是這個可怕的主人。

     透過一個初步估計的數字,我們發現不分藍綠的政府,在過去十幾年,藉著一連串號稱造福國人、提振經濟的政策、公共建設……,加上官員的失職與無能,悄悄地從國庫中搬走了上兆元。那是全民七年或甚至十年所繳交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的金額。這就是一個表面受立法院監督、實質卻是行政與立法交相賊所帶來的災難結果。

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由時報

宜蘭縣政中心
生態溝被填平,好像成了一條新鋪設的步道。
(記者游明金攝)

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首次宜蘭購屋 陳定南無緣入住

陳定南病逝讓很多宜蘭人感到惋惜!他當官20幾年,一直沒有在宜蘭買房子,最近才在宜蘭市購買第一棟房子,家人特別交代建築師趕工裝潢,希望可以讓陳定南出院後搬進新居享享清福,如今卻無福消受。

負責陳定南新屋裝潢的建築師黃建興說,陳定南原本租屋在宜蘭市,房子約30坪,屋內共有3個房間,陳定南把主臥室套房讓給80歲、長期幫傭的「阿婆」蕭美玲住,自己與小孩擠兩間比較小的房間,讓他看了很感動。

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