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5-26 自由時報
財政惡化 宜縣民負債額全國第1
記者游明金/專題報導

冰島、希臘等國傳出破產危機;宜蘭縣政府負債212億元,46萬縣民平均每人背負4點6萬元債務,每人負債數全國第一,財政還持續惡化;民國87年,縣府才負債4點9億元,12年暴增200多億,若無法解決會不會破產?宜蘭縣要建構幸福城市,不能不正視問題。

宜蘭縣政府87年開始負債,當年負債額約4點9億元;縣府財政處副處長陳麗玲說,87年精省以前,縣府財政短差全額由省政府補足,差多少就補多少,因此地方政府沒有負債問題,精省後,問題就跑出來了,中央政府雖然也會補助,但都低估縣市政府基本財政支出。

縣府財政處財務管理科長林文結舉老師人事費為例,國中每班要編制1點5名師資、國小要編2名,中央卻分別只給1點25名及1點5名的師資預算,光是這個缺口1年就差短10億元,財政發生實質缺口只能舉債因應。

宜蘭縣政府每年人事費用高達80餘億元,加上每年20億元中低收入、老人津貼等社會福利支出、10億元的水電等業務費,還有農漁保及健保、公務員18%利息及基本建設維護支出,1年至少要130億元基本支出才能打平,這不包括若有重大工程興辦所需經費及配合款。

陳麗玲說,宜蘭縣是窮縣,自有財源不足,包括房屋、土地等地方稅與公共造產等收入,1年只有30餘億元收入,加上中央給的統籌分配款、一般性補助款約80億元,歲入約110億元,每年與歲出差短20億元;10年來就借了200多億元,這是長期財政結構失衡的主因。

縣府財政官員抱怨,縣市政府財政惡化,與很多政策「中央請客、地方買單」有很大關係;精省後,因法令修改將倍數成長的社福、教育、警政都改由地方支出,中央的「大投資、大溫暖」政策也是地方買單,但該給的補助都沒有到位。

財源不足,縣政還是需要建設,那怎麼辦?只能舉債因應;宜縣歷任縣長都很認真,辦活動、拚建設,把宜蘭打造成幸福城市,縣政中心花25億元、櫻花陵園花10億元、蘭陽博物館11億、文化二館3點8億,還有老舊校舍改建等,重大建設耗費甚鉅,都造成財政負擔。

根據財政部調查資料,97年底宜蘭縣民每人負債額是4萬3194元,高居全國第一;98年,宜蘭再攀升到4萬6000餘元,債務持續惡化,宜縣財政問題很嚴重。

縣府財政處指出,縣市財政惡化,是中央集權集錢,又獨厚直轄市造成結果,財政收支劃分比例不公平;陳麗玲說,中央研議修正財劃法強調把餅做大,依目前草案,宜縣可增加32億元統籌分配款,財務缺口就可以弭平,債務問題或許可以解決。

但縣府擔心的是,中央把錢下放地方,會不會也把責任與該做的工作丟給地方?如果這樣,縣市政府財務支出勢必增加,並無助於問題解決,財政持續惡化,對於縣政推動會造成困難,不是縣民之福。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