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破GDP迷思 中國仍屬低所得國家
 

GDP超越日本 無實質意義
 
2009-6-29 自由時報   記者王孟倫/專題報導
 
中國的GDP(國內生產毛額)可望在今年底超越日本,排名全世界第二,並引起各界討論;不過,經濟學者表示,中國「平均每人GDP」(平均國民所得)僅三千多美元,仍屬於低所得收入國家,加上經濟發展未擺脫世界工廠的角色,因此,其GDP總量超過日本,並無實質意義。
 
日前,中國經濟學家表示,繼德國後,中國GDP今年底也將再超越日本,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,僅次美國,而日本經濟產業省也證實這項預測的可能性。
 
根據日中兩國官方統計數據,日本去年GDP規模為四兆九二三八美元,而中國已經達四兆四○一六億美元;受到國際金融海嘯之影響,國際貨幣基金(IMF)預估,日本今年經濟將負成長六.二%,至於中國則是正成長六.五%。
 
換言之,在中、日兩國經濟成長呈現一正一負後,今年中國GDP總量將可小幅超越日本。此外,更有人認為,中國下個挑戰目標就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—美國,進而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。
 
「光看GDP總量多寡意義並不大,更容易陷入數字的迷思。」中央研究院社科所副研究員蔡吉源說,擁有四兆多美元的GDP看起來很多,但分給十三億人口後,平均每人還剩下多少呢?這道理很簡單。
 
由於每個國家人口數量差異很大,因此,在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的財富多寡,通常都會以每人GDP來評估,而不是單以GDP總量來表達。即使中國GDP超越日本,但中國去年的平均每人GDP也才三三一五美元,但日本是三萬八五五九美元,日本比中國多出近十一倍。
 
蔡吉源強調,中國平均國民所得這麼低,離真正的「經濟大國」,還有很遙遠的距離。
 
若比較其它亞洲新興國家,例如:泰國每人GDP為四一一五美元,都還高於中國,甚至連馬來西亞都有八一四一美元,是中國的兩倍之多;此外,根據統計,全球平均每人GDP為九○七一美元,中國連四成都不到,仍屬於低所得國家。
 
蔡吉源指出,中國是新興發展國家、也是不容忽視的經濟體,這些都是事實,但無需過度誇大中國的經濟實力;他表示,因為中國是「世界工廠」而非「世界消費市場」,透過代工賺取辛苦錢,沒有必要刻意吹捧中國經濟現況。
 
對於中國GDP是否能超越美國?蔡吉源認為非常困難,他表示,排除掉特殊原因,比如發生戰爭或重大災害,否則,以目前美國GDP為十四兆多美元,比中國多出近十兆美元,更是中國的三.二四倍,因此,中國GDP想要超越美國,根本是遙不可及。
 
想成經濟大國 有長路要走
記者王孟倫/專題報導
 
中國GDP(國內生產毛額)總量即將超越日本,學者認為,中國若想成為真正的經濟大國,還必須進行多項改革,包括:改變過度依賴出口的經濟結構、縮短貧富差距、平衡區域發展、實施市場經濟以及法規制度的現代化等。
 
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表示,中國若要成為真正的經濟大國,還有很多問題要克服;他指出,中國的民間消費佔GDP比重,連五成都不到,但日本則佔了六至七成,中國人口總量雖多,消費能力卻仍有待提升。
 
再以美國為例,其GDP規模不僅高達十四兆美元,民間消費佔GDP比重又超過七成,換算下來,美國差不多有高達十兆美元是用在民間消費,這麼龐大的金額,中國顯然還相差很多。
 
中央研究院社科所副研究員蔡吉源指出,中國目前仍以出口、製造業代工為經濟發展導向,若不能改變經濟結構,慢慢轉型成為內需、服務業為主,等於其製造的商品只能往其它國家賣,如此一來,中國就無法成為像美國這樣的世界經濟龍頭地位。
 
其次,蔡吉源表示,中國經濟發展高度不均衡,城鄉發展落差與貧富差距未能解決,將使得經濟結構缺乏穩定健康基礎;此外,中國仍未採取自由市場機制,法規制度更未步上先進國家的軌道。
 
此外,對中國經濟發展數據的正確性,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也點出問題。他表示,過去許多國際知名機構,都曾對中國官方公佈的統計數據,有許多質疑;若其經濟數據的透明度與精確度不高,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將造成很大負面影響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