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養午餐全免費美意 有掌聲有噓聲
|
![]() |
|||||||||
|
|||||||||
國中小學營養午餐今年九月起將全面補助?教育部昨天表示尚無此規畫,因目前已補助中低收入戶、家長失業或放無薪假及導師認為家長有困難的學生餐費,「絕對沒有學生沒飯吃。」 教育部體育司長王俊權說,若不論貧富、全面補助二百六十二萬名國中小學生午餐,每年需一百七十二億經費,可能排擠其他教育預算。也有校長質疑,行政院這筆錢沒花在刀口上。他們擔心,全面補助外訂便當,也可能讓「吃家裡便當」文化因此消失,「政府不需要替代所有的家庭功能」。 教育部統計,已有金門、馬祖、新竹縣市、彰化縣、南投縣、苗栗縣、台東縣等八縣市,全面補助國中小學生的營養午餐,除了教育部負責五類弱勢生的費用之外,其餘學生的午餐經費需由縣市自籌。 王俊權表示,教育部這學期放寬營養午餐補助的認定標準,只要導師認定有需要的就可以,不需要提出什麼證明,「該照顧的,應該都照顧到了。」 王俊權被問到是否應再放寬標準、全面補助時,語帶保留,只表示很擔心營養午餐全面補助後,即使是用中央給地方的補助款,還是有可能排擠到其他教育經費,如衛生及體育等。 台北市弘道國中校長陳今珍表示,該校近二千位學位約有一半從家裡帶便當,剩下的一半有三分之二買外訂便當,另三分之一由家人送飯,「很多孩子會跟同學交換便當裡的菜,分享各家廚藝,有時候還改帶包子或麵包,很多元的。」接受午餐補助者,只有十幾人。 陳今珍印象最深刻的是,部分學生的父母離婚,未同住的媽媽有時還會在中午出現,帶來「愛心便當」,順便抱一抱、親一親。陳今珍認為,如政府未來集體補助「大鍋飯」,「原來自帶便當可能就不帶了,都改吃公家的」。 一官員坦承,全面補助後,家長們幫孩子準備便當的心態是可能改變,反正大家都是「不吃白不吃」。 【2009/03/18 聯合報】
|
國中小營養午餐 將全面免費
|
![]() |
||
|
||
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在立院總質詢時,承諾今年九月或明年將全面實施「國中小學童免費營養午餐」政策。 質詢此一議題的立委蔡錦隆指出,這將可以鼓勵民眾生育,又可以照顧弱勢,預估將有兩百六十萬國中小學童受惠,每年經費預估為一百七十二億元。 蔡錦隆昨天質詢時表示,去年十月他就質詢過國中小學童免費營養午餐政策,劉揆先是答應,然後又說沒錢,但教育部長鄭瑞城今年二月竟然說教育部錢多到用不完;他認為要推動這項政策,好像不是錢的問題,是人的問題。 蔡錦隆說,彰化、台東、苗栗、新竹縣都已實施國中小學童免費營養午餐,這些縣市並不是非常富有;如果要全面實施,就要看劉揆的決心,否則還是會發生今年三月台北市重慶國中,有老師對學生說申請免費營養午餐已經過期,又說家長已有工作,最後學生還是吃不到營養午餐。 劉兆玄答詢時表示,政府九十八年度預算案中已編列十二億元,在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案中的就學安全網計畫中再加碼十二億元,他保證凡是中低收入戶、失業或有突發狀況的家庭學童,經老師檢定,一定可以吃到免費營養午餐,如果還有學童吃不到,教育單位一定要糾正。 蔡錦隆不滿意劉揆的答案,他說,很多學生自尊心強,寧可餓肚子也不敢講,要求劉揆承諾全面實施這項政策,劉揆先表示會馬上邀集地方政府首長討論就學安全網計畫,看有哪些縣市可以先把差距補起來,「如果不,我們再來努力,一定達到委員所講的」。 在蔡錦隆一再追問下,劉揆說「全額補助的政策方向我是認同的」,蔡要求今年九月或明年全面實施這項政策,劉揆表示「我一定承諾」。 【2009/03/18 聯合報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