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玩節連虧2年 可能委外

2006年9月1日

基金會計畫獨立運作

〔記者游明金/宜蘭報導〕宜蘭縣政府公布今年童玩節初步結算,虧損5000多萬元,縣府坦言,童玩節進入衰退期,連續2年虧損,財務惡化會影響存續,未來不排除委外舉辦,蘭陽文教基金會也計畫將與文化局脫勾獨立運作,展館招標不再統包,以求減少經費浮報弊端的機會。

今年童玩節爆發經費浮編疑慮,外界質疑虧損嚴重,縣長呂國華昨天偕同文化局秘書李永和說明結算情形。

文化局指無經費浮編

內定升任副局長的李永和說,當初,外界「爆料」的不是正式資料,也不是最後核定款價,與事實有落差,以宇宙館展示桌為例,原報價每尺6900元,契約數85尺,複價58萬6500元,被認為廠商疑有浮報,不過,實際結算112尺,每尺單價只給1500元,複價僅16萬8000元,文化局把關很嚴格。

再者,去年童玩節設5個館,總展館面積698坪,花了1500多萬元,今年設6個館,總展館面積825坪,只花1400多萬元,展館比較多,面積比較大,經費反而縮減,並無經費浮編情形。

依據文化局資料,今年親水公園入園57萬2626人次、武荖坑入園29萬2156人次,合計86萬4782人次,不過,購票數只有51萬2359人;活動總支出2億7591萬餘元,總收入2億2465萬餘元,虧損5000多萬元。

歷年盈餘花光 愁錢

由於去年也虧損5000多萬元,連續2年虧損,歷年盈餘已經花光,今年會消耗到蘭陽文教基金會1億400萬元的留本基金,財務壓力急劇升高。

文化局統計,童玩節舉辦11年來,民國91年達最高峰,親水公園入園逾90萬人次,購票人數也達85萬餘人次;目前似乎進入衰退期,去年購票人數只有46萬餘人次,今年也只有51萬餘人次。

目前童玩節是由縣政府出資的蘭陽文教基金會掛名主辦,呂國華表示,再不加強控管支出,財務惡化會影響生存,明年不排除委外辦理,或將文教基金會與文化局脫勾獨立運作,基金會執行長也不必然由文化局長兼任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劉哲民請辭 坦言適應不良

〔記者游明金/宜蘭報導〕今年童玩節風波不斷,爆發改名、浮編經費等爭議,損及形象,縣長呂國華昨批准文化局長劉哲民辭呈,由秘書李永和升任副局長,代理局長職務;劉哲民從企業界進入縣府服務僅半年,坦言「適應不良」,面對許多質疑與批評,強調「無愧於心」。

呂國華表示,劉哲民8月13日就提出辭呈,表達政務官承擔與負責之意,當時,童玩節還在舉辦中,他認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活動圓滿落幕,後來又有經費結算問題,因此暫未處理。

童玩節昨天完成初步結算,呂國華也批准劉哲民辭呈,成了呂團隊第1位下台的機要職主管,呂國華說,他原希望劉哲民轉任秘書,但劉哲民稱「擔任局長半年多來心力交瘁,希望休息一段時間」;呂國華肯定劉哲民很努力,作事很拚,但講話講太快,造成許多不必要困擾。

劉哲民之前是資訊業者,被延攬到縣府服務,原是想以企業精神行銷童玩節,卻不斷爆出爭議,快人快語個性,招惹不少麻煩;舉例來說,他曾在議會稱:「到縣府服務,個人1年損失1000萬元收入。」就被批評狂妄,此外,對外宣稱要將宜蘭童玩節改名台灣童玩節,最惹縣長生氣。

劉哲民覺得受到委屈,他說,當時只是主張擴大童玩節規模,而非改名,都是外界誤解,他也坦言對公務體系適應不良,半年多來,都盡心盡力在作,無怨無悔、無愧於心;他也透露,家人知道他辭職都很高興,孩子也說:「爸爸總算找回來了。」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面對問題 思考創新與轉型

記者游明金/特稿

童玩節辦了11年,今年狀況特別多,呂國華團隊新手上路,難免跌跌撞撞,不忍過於苛責;只不過,童玩節等同宜蘭縣價值,縣府必須勇於面對問題,展館經費浮報、水質不佳、撤館風波、宣傳失敗等都是事實;主事者應知檢討,思考轉型尋求契機,不要抱著「鴕鳥心態」。

童玩節展館被爆經費浮編,縣府昨天仍舊否認,實際上,童玩節展館預算金額過高,包括規劃、設計、監造一起統包辦理,廠商有機會作帳,主辦單位未對報價從嚴審核,幾乎等同底價決標,都是長年陋習,這次被踢爆,縣府於事後決算數刪減近200萬元展館經費,只是敷衍外界質疑。

童玩節在民國90年、91年高峰期,每年都有8、90萬入園人次、93年還有78萬人次;去年降為50萬人次,今年活動延長一週,親水公園也只有57萬人次;童玩節進入衰退期,縣府必須思考創新與轉型,否則難攀高峰。

童玩節形象就是生命,但撤館風波、水質被爆不乾淨,都造成嚴重傷害;撤館事件凸顯事先評選出現問題,水質以「糞水」形容雖是誇張不實,但遊客抱怨水質不佳確是事實,都待克服與檢討。

文化局長因童玩節丟官,但很多問題還是存在,縣府應提早因應準備,今年童玩節有不少負面觀感,明年童玩節只許成功不許失敗,如果再砸了童玩節招牌,恐怕就成了宜蘭產業界的罪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宜蘭青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