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創產業 從角落開花 學學文談文創環境
人間福報 2009/12/20 作者:郭士榛
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NewsPage.aspx?unid=159532
文/郭士榛 圖/學學文創提供
近幾年政府正在推動「文化創意產業」政策,而民間企業也積極開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生意,大家反而都忘了該教導民眾了解何謂「文化創意產業」?成立四年的「學學文創志業」即是台灣第一家經濟部核可的文化創意產業民營育成機構,「學學文創志業」董事長徐莉玲指出,「學學」並不能取代正規學校的教育,只希望提倡一個要把五官張開的概念,每個人都要去感受美學、感受生活品味。
趙無極?朱銘?那是誰?
「學學」成立的宗旨為推動美學經濟,輔助創意產業,提升生活品味,重建人文素養。徐莉玲說:「文化就是生活,創意就是新提案,文化創意產業就是提出生活新提案的產業,品牌要得到消費者的感動,就是提案者、創作者或設計者藉由跨界專業的合作,得到消費者的認同,將原創者的粉絲群經由跨界合作轉化為企業品牌的潛在消費群,這就是文化創意產業能量的精髓。」
台灣的文創有兩個重點,徐莉玲指出,一是提升生活品味的凝聚可以支撐文化創意產業總消費的力量,做自己的自創品牌;另一個重點又分成教育紮根、產業轉型部分。
徐莉玲很感慨表示,現在我們教育扎根仍有頗多盲點,也就是教育方式的問題,法國六歲小孩可以談梵谷,台灣六十歲人卻說不出趙無極、朱銘是誰,落差很大,她舉例說明,「學學」努力推動美學,可就在隔壁兩棟,中油竟蓋一座很醜的加油站。徐莉玲到日本,看到日本的建築物顏色和設計都經過規畫,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「美」,而台灣卻一點都沒有發覺問題。
台灣新危機:組織需再造
「我們應該從小教育孩子美學,提升生活品味。」十三年前由百貨業退隱回家相夫教子的徐莉玲,就是眼看著周圍國家,文化產業已經超越台灣,國內卻仍步步為艱地推動,心急如焚之際,因此再復出成立「學學」,推動文化產業,徐莉玲說:「只要你做一項服務,或者一樣產品,能夠改善人的生活,就是創意文化,如果你的產業行銷全球,就是在幫助你的國家,提升國家形象。像是日本選擇以時尚產業為文化產業龍頭,韓國是影視,泰國則是觀光,但台灣推動什麼呢?鄰近的國家,早已推動文化創意產業,我們已經落後。」
徐莉玲表示,文化創意和經濟效益是完全互利互補的事,台灣現在的危機在於政府還沒有組織再造,許多產業已發展跨界,但政府的組織仍是老舊的框架,無法對應產業的需要,許多產業多元發展,已不知道對應窗口是哪一個部會,浪費了許多時間與資源以外,就是公務員怕圖利他人的心態。
像是「學學」自認是時尚文化的教育機構,究竟該歸經濟部、文建會,還是教育部管,各部會也都沒有和時尚可對應的窗口。時尚業包含很廣,美容、化妝品、甚至一些新興餐廳也是時尚業,現在連手機也都是時尚的一環,徐莉玲指出,衣、食、住、行、育樂全方位都與時尚息息相關,而政府要輔導產業,卻沒有適當的組織,也少有懂國際潮流趨勢的官員,更無商場實務經驗策略擬定者,這種情況怎麼做呢?
品牌與代工是不同領域的事務
「想發展文化創意產業,就要捧紅國家的國際級人才和公司,要利用民間的活力與大陸做出明顯差異,這個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。利用民間的力量創造差異性非常重要,否則未來大陸參與以後,台灣人的機會更少。」徐莉玲說。
「台灣現在的優勢就在於自由多元、創意人才的養分與三四十年的國際人脈和經驗,劣勢就是政府為了城鄉平衡,硬分配資源到全台灣。明明八成的文創產業菁英公司都在台北,應先集中火力使這些公司壯大活絡,讓人才留在台灣,更能吸引國際菁英;接著人才養成歸鄉後,中南部就能快速帶動起來,這是必經之路,政府卻無法洞悉問題點。不以說明做法來說服大眾,反而害怕被罵,結果分散資源已讓台北的一軍流失到大陸。」
現在立法院正在審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」,徐莉玲認為,政府成立文創基金,並不是快速推動發展的路,反而是緩慢的路,因為有多少創意人才願意被創投控制?向市場妥協,限制自己的創造力?徐莉玲指出,品牌經營策略,不一定要快速大量複製,也可以是做小量,做區域內的唯一,使消費者趨之若騖。品牌經營者每一代任務不同,也應有階段性策略,需長期累積,代工的快速大量複製觀念並不適用於「品牌」經營的哲學。
努力挖溝渠 開創未來先機
「台灣現在需要發展文創環境,最重要的就是創造內需市場的消費品味,打造出品牌的實驗市場,以及運用文創產業的設計、行銷能力協助農、工、商業,由代工製造轉為自創品牌,台灣現有工業占百分之二十七、服務業占百分之七十三,工業大部分做『代工』,服務業也在做『代理』,但日本工業還占百分之六十,因為他們懂得運用文創產業做自己品牌的『工業加服務業』,發展高附加價值的生產與行銷服務。」徐莉玲說。
說起來台灣發展文創的路困難多,徐莉玲強調仍要期待,並表示,我們這一代就是要挖溝渠,大家努力挖溝,將來水來了,大家才有水喝,現在不論是政府或民間,所有努力就是為文化創意產業做扎根工作。
留言列表